齊耳短發,寬邊眼鏡,嬌小靈巧,睿智干練,在陜鋼集團龍鋼公司供水一線,總能看到劉婷忙碌的身影。作為供水專業工程師,她始終以穩定供應和節能降耗為己任,用汗水和智慧,守護著鋼城供水“動脈”,為企業生產順行和指標提升貢獻著巾幗力量。
碧水映丹心:科技攻關的求索者
在水處理廠房轟鳴的機器聲中,劉婷十五年如一日守護著鋼鐵生產的“生命線”。面對脫鹽水系統超濾膜、反滲透膜化學清洗工作迫在眉睫,且無先例可循的情況,她帶領團隊摸著石頭過河,連續7天駐守實驗室,通過132次工藝改良,成功破解化學清洗技術瓶頸,確定了適合龍鋼水質的化學清洗藥劑配方,改寫了只能外委清洗的歷史,每年節省化學清洗費用近30萬元。成功的喜悅激勵著她不斷求索,又主導實施了“超濾+反滲透工藝過程研究”項目,將脫鹽水回收率提升了7%,每年節約新水15萬噸,可滿足約3500人全年生活用水。
在軋鋼廠水系統全面評估的關鍵時期,劉婷主動放棄假期,開啟詳細的全系統效能評估。由于夜間加班,她只能委托同事接送孩子,深夜歸家時孩子已熟睡。因疏于照料,孩子在20℃氣溫下仍穿著冬季棉校服,打電話給她訴苦“快要中暑”,她只能囑咐“再堅持堅持”。家校溝通群里未及時回復的消息積壓成堆,女兒的日記本里字字錐心:“張小雨媽媽穿著恐龍服來演課本劇了,為什么我的媽媽永遠在工作?媽媽的假期被怪獸吃掉了嗎?”
創效守關人:降本增效的踐行者
為取得準確的數據,在炎炎夏日,劉婷跑遍了全公司水系統的角角落落,爬上每一個冷卻水池,捋清了各個細枝末節,耗時兩個月,完成公司水系統平衡報告,為公司供用水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。按照“查源頭、減量化、提水質”的工作思路,她緊盯“保供低耗”工作目標,不斷分析、查找水系統存在的根本性問題,利用自動化、信息化手段,及時規范補排水,形成PDCA閉環管理,保證出水指標合格穩定。
面對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,劉婷通過分析備件更換周期、統計設備運行時間和運行數據曲線圖,制定應對方案,累計節約備件費用5萬元。通過工藝優化、科學管理,合理調節水處理設備運行參數,年節約生產運行費用約900萬元;合理運用沉淀池,實現雨水全回收利用,年創效8萬元;對龍門市政中水及下礦中水全回收,顯著降低了噸鋼新水消耗,年創效40余萬元。
團隊“領頭雁”:工匠精神的播種者
劉婷不僅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師,更是一位優秀的播種者,她將工匠精神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徒弟心中,帶領他們在技能提升的道路上茁壯成長。
為確保青工從入職開始就筑牢理論和實踐根基,她一方面牽頭編寫了水系統技術“寶典”和作業指導書,為青工成長成才提供“武功秘籍”,讓自己的技術成果和工作經驗惠及更多青年職工。另一方面從操作要領和職業素養入手,引導青工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,“每天班前班后的設備保潔是我們的必修課,每臺機器一塵不染是師傅對我們的基本要求。”青工小呂這樣說道。在劉婷的嚴格要求下,徒弟們對加藥、反沖等各項操作流程都爛熟于心。
辛勤的付出終于結出了豐碩的果實。劉婷先后榮獲陜煤集團第三屆“十大杰出巾幗標兵”,陜鋼集團“先進工作者”,龍鋼公司“勞動模范”等榮譽,她率領的團隊也榮獲了陜鋼集團職工“創新創效”優秀成果三等獎、安全先進班組等榮譽。
巾幗不讓須眉,柔肩亦擔重任。面對企業轉型升級對供水系統的新要求,劉婷將繼續扎根一線,加快創新引領,降低能源消耗,在平凡的崗位上厚植新時代鋼鐵女工不變的奮斗底色。(龍鋼公司 賈育紅)